丰富的萤石资源、良好的投资环境、低廉的生产成本、广阔的市场空间,这些让许多国家垂涎三尺的独特优势,构成了我国氟化工行业成为“黄金产业”的必要前提。然而,仅有这些还不够。
“黄金产业”受困只“低”难“高”
经过50多年的发展,我国氟化工产业的生产技术日臻成熟,装置规模不断扩大,产品种类逐步增多,部分品种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;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,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求,年销售额稳步攀升;涌现出浙江巨化、上海三爱富等一批氟材料骨干企业以及上千家中小型企业,与美国、日本、欧盟等并列为全球四大氟产品生产和消费地……
但另一方面,随着国内产能快速扩张及国外氟化工巨头纷至沓来,萤石资源无序开采和浪费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、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市场竞争、普通产品供应过剩导致低价出口、高端产品缺口较大依赖高价进口等问题,都成为我国氟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难以承受之重。
这一系列问题,在某种意义上几乎都可以归因于科技投入不足、自主创新乏力和技术水平落后。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、资本密集型行业,氟化工对于企业的技术实力有很高要求。然而,国内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、增加产品品种、开发高端产品方面投入有限。自主技术的缺乏导致“黄金产业”只能产出低档产品。
基础与应用研究需齐头并进
基础研究薄弱是国内氟化工业不争的事实。许多科研院所或企业对投入较高、见效较慢的基础研究缺少积极性;有些研究单位虽曾经在基础研究方面倾注一定精力,但在取得成果之后便把重心转向市场推广,科研难以持续深入。然而,氟化工行业要想真正走出困境,就必须加大氟化学研究的投入力度,使氟化工真正回归高新技术产业的属性。